close



              


 


十八年前全球開始「反煙」、「禁煙」時我才走進「煙斗世界」創立「台灣煙斗俱樂部」並以「台灣」名稱加入「煙斗國際聯盟」(CIPC)成為亞洲除日本、香港外的第三個「亞洲國家」。「台灣」的抽煙斗前輩們最早接觸到「煙斗」應從「日據時代」開始,台灣光復後的「美援時期」煙絲取得較易,抽煙斗的風氣才慢慢在台灣稍有能見度。也許讓很多台灣早期抽煙斗的前輩們跌破眼鏡,沒料到由我這位名不見經傳,五十歲時才接觸「煙斗」的門外漢在「無心插柳」的情況下率先推上國際舞台。我個人最感榮幸的事乃一九八九、一九九0年在日本東京比賽會埸上的「中華民國國旗」飄揚在大會埸及比賽桌上,於一九九四年的丹麥「世界煙斗大賽」會埸上及比賽桌上仍然飄揚「中華民國」的大小國旗而最難能可貴的是國旗的安排均非靠我爭取而是大會的自動安排(當年我們退出聯合國不久,我們的國旗可飄揚在沒邦交的「日本」及「丹麥」國家,相信連當時的「青商會」、「獅子會」、「扶輪社」均無法辦到的「國民外交」)。而在一九九四年丹麥的「世界煙斗大賽」五百人比賽的大會埸上,我榮任八位大會裁判之一,而我與「煙斗」也從此結下「不解之緣」。目前全球正式加入「國際煙斗俱樂聯盟」已達二十八個國家(CIPC的國際組織主要成員大部份是歐洲已開發國家),美國、蘇俄去年加入為會員國後,今年亞洲的中國、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及南美洲許多國家也正在全力爭取加入CIPC


 


全球「禁煙」、「反煙」的抵制行動愈來愈烈,去年CIPC國際在蘇俄擧行的「WORLD CUP SMOKING CONTEST」會議上的發言可看出各國的「煙斗俱樂部」都感受到各國的政府衛生單位及民間「反煙」團體,節節進逼,似乎抽「香煙」有面臨即將被完全「封殺」而被「禁絕」的命運。但是我個人的看法沒那麽悲觀,抽煙的埸所會愈來愈少的國際趨勢是必然的,在台灣也可預見公共埸所全面禁止「抽煙」的法令必將到來無疑。尤其「王清峰」當上「法務部長」後,「董氏基金會」已找她當「反煙」義エ,如成事實,可預見的未來台灣必將實施所有「公共埸所」、「餐聽」等地方均將面臨「禁煙」的悲慘命運。


 


「煙斗」與「香煙」、「雪茄」的危害健康、致癌程度及大眾的接受度等大異其趣之處在前幾篇文章中已有闡述,唯「煙斗」在全面「反煙」的聲浪中仍難免會遭到「漁池之殃」。二十年來我從完全不知「煙斗」的門外漢而進入「煙斗世界」,深入感受「煙斗之樂」而「喜愛煙斗」有段「煙路歷程」已發表數篇拙文在本「部落格」上。「抽煙斗」、「收藏煙斗」斗友們務必認知「煙斗」乃獨一無二的「藝術品」、「收藏品」、「古董品」,一生中能享受到「抽煙斗之樂」的人是快樂而聚福之人( 林語堂 先生「生活的藝術」書中曾說過抽煙斗的人是最快樂的)。只為抽煙斗而抽煙斗,不講求「意境」、「品味」、「雅趣」之人我不與談「煙斗」,我重視並強調「不多抽」(我一直每天不超過兩斗)又需有「收放自如」的自我約束與修,才不致身陷執迷「危害健康」而步入「玩物喪志」之險境。善選抽「煙斗」的埸所與地點,注意個人的「煙斗禮儀」、作好「煙斗環保」才是「斗友」必要的觀念。有禁煙標示之埸所請勿抽,除非是獨居、有個人書房及個人的辦公處所或自家洋台等不影嚮同事、家人、鄰居的地方,否則也請不要抽「煙斗」。人煙稀少的空曠樹林小徑,風景優美的山巔海邊或溪畔才是絕佳抽「煙斗」的理想環境。為避免「抵觸國定法令」及「反煙團体追殺」的因應之道,我在此提出「青山綠水才是煙斗鄉」的概念與口號,願與喜愛「煙斗」的斗友們相互期許。從「自愛自重」的身體勵行、作「未雨綢繆」的防犯,禁煙、反煙又與我何干呢?有機會我也將在CIPC國際會議上提出此「趨吉避凶」之道與全球的抽煙斗會友們分享。


 


Relax with your pipe!


Ben Chen


 


P.S:「版權所有」未經本人同意不可轉載或作他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CT1989 的頭像
    PCT1989

    「台灣煙斗俱樂部」(The Pipe Club of Taiwan) 的部落格

    PCT1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